[Theater] Terror

整个戏是对虚构事件中的人物在法庭上进行审判,主要人物是罪犯、证人、双方律师和法官。人物表现非常平面,舞台简单不重要,视觉重点是大屏幕投影,展示的是制作出的3D场景,在谈及案件细节时,相关场景就会在大屏幕上播放,角度和比例翻转变化,造型颜色粗糙,有一种未完成感,主要起说明作用。甚至对人物形象语调的塑造,也是其说明作用的,主要起作用的是各方的台词中的信息,把观众卷入这种陈词滥调历久弥新的伦理辩论中。由于一部戏的时间不短,台词中对这个案件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讨论,但仅限于较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,毕竟这是戏剧作品,要观众在现场通过听到的内容形成印象做出反应。快结束的时候,也就是宣判之前,法官安排了一个休息,要求大家休息之后根据个人观点选择不同的门重新进入剧院。观众代表法庭上的陪审团,统计意见后法官宣布结果。

不合理的地方是,大家兴师动众离开座位,硬是要休息十分钟,重新进来后几分钟戏就结束了。而进门时,大部分的门上写着无罪,只有两扇门写着有罪,这形成了一种导向,选择无罪的人会大大增加,选择有罪的人连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要长途跋涉,大费周折。给人的印象和体验,“那是~~十~分地愚蠢……”

这样的主题能不能做戏?也许能,但肯定很难。毕竟旧,维度单一,难以在剧场表现。这部戏之所以做了,还吸引了很多人来看,除了观众善良好骗之外,还因为把案件设置为发生在德国的恐怖主义事件,让饱受威胁的人们更感到切身相关。这部戏不可避免地无聊,不美,没有作为戏剧的深度。像是上了一堂中学哲学课。

广告
[Theater] Terror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