终于抽空去了次克拉科夫,和华沙的旷大破败仇苦完全不同,是欧洲深处的那种历史悠久的城市,建筑华美像意大利,整洁繁华也像德奥。
老城剧院不大,装饰风格朴素又高贵。走上楼梯,正对着一颗完整的心,顿时傻掉了。真美。
停留时间短,来不及看有英文字幕的版本,以下都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的观察。剧有一种粗糙感,投影、舞台设计、道具并不特别简化,服装也有一定复杂度,但使用方法,以及对演员身体的使用,是有非常手工的那种粗糙感在的。这里面同时也有(我想象的)波兰戏剧会有的仪式感,音乐、人声、舞台上人的排列、服装等,像是从天主教仪式里来的元素。这个戏的方法则是很先锋的,主角李尔王没有出现在舞台上,只在舞台两侧的两个屏幕上现身,像是投影或侧写,这时候的效果可以是观众把自己代入缺席的李尔,这种代入不同于被唤起同感的代入,而是被唤起更主动的添补空白的思维活动,当然效果也可以是疏离,猜测李尔在哪里,为什么没有出现,他究竟怎样想,怎样做,缺席究竟是主观效果,同时被其他角色察觉的客观效果?可能接近布莱希特的V效果。
散戏走在街道上,像是在罗马的住宅区,旧而精致。宗教带来的文化联结再清楚不过。